上一页|1|
/1页

主题:清水衙门里的人情冷暖

发表于2014-04-25

在中国当今政府机关单位序列中,档案局这种就算是比较典型的“清水衙门”。

 

清水衙门,顾名思义,就是没有油水的衙门。这里既无外来之夜草,也无飞来之横财,唯有清茶与清谈相伴,离骚与牢骚共生,各中人情冷暖,百态人生,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1、人

    
在清水衙门混的人,多是些没背景抑或被流放的家伙。

    
众所周知,当下的中国,绝大部分油水衙门都被一个个无形的圈子所垄断。特别是公检法工商税务,电力、通信、石油这些重油水衙门,更是形成一个个牢不可破的圈子。圈里人近亲繁殖、官官相护、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圈外人想要进入,往往并不取决于你的学识,而取决于你的背景。因此,那些没背景的而又具备一定才能的人,大多被塞进了清水衙门。

    
同时,清水衙门还是那些失宠干部或被惩罚干部的流放地。在中国,一朝天子一朝臣,站错队伍跟错了人,就意味着失宠,这些人一没罪二没错,怎么打发,去清水衙门吧;也有一些干部工作上犯了小错、捅了小篓子,怎么打发,还去清水衙门吧;总得让这些离开油水衙门的人有一个心理平衡吧。

    
呵呵,就这样,这些有才能没背景、有资格没后台、有苦劳没功劳的家伙们,撑起了清水衙门的大堂。

   
2、情

    
清水衙门里,道是无情也有情。大家都“同是天涯沦落人”,身不由己地聚到一起,自然物以类聚、惺惺相惜,一时间,“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叹今朝清水衙门苦。说到痛处,大家一致痛骂社会腐败、用人不公,对于某某某的腐败行径,拍着桌子咬牙切齿,进而推断谁谁谁下一步就要被双规、被法办……,真解气!

    
别看在单位骂得风生水起,那不过是吹牛败火而已,回到家统统都瘪茄子,老婆一个白眼就能让这些事业上徒有其表的清水衙门人窝在沙发里不声不吭。一个不能给家庭弄来大房子小汽车、不能让老婆在家全职、不能给孩子出国留学的男人,在家里没有发言权!

    
3、冷

    
清水衙门冷呀!除了拿回家点稿纸钢笔、煲煲电话粥,清水衙门人只能每月从衙门拿到那点微薄的工资。不像油水衙门,有无数人变着法地讨好送礼,一个公章就能换来滚滚财源,就连看门老头都能分一杯羹。人家油水衙门是吃够了饭局、不愿赴饭局、不敢赴饭局;清水衙门是没条件搞饭局,除了AA制,再无来钱道。今年反腐抓得紧,年终那点大米豆油也统统没了踪迹,回家更是难讨老婆的笑脸。刚说一句“都一样,油水衙门也啥都没有”,老婆柳眉一立,“你能跟人家比,人家这些年都捞够了,再说不明着给还暗地给呢,我昨天亲眼看见人家财政局的老张半夜里偷偷从小车后备箱里往家抬东西……”一番话噎得清水衙门人再无话说。

    
物质上的冷尚且能熬,精神上的冷更是难熬。刘禹锡的几句诗,“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道出了他的心声,也道出了清水衙门人的心声。要不是刘禹锡这老哥心大,恐怕早就像柳宗元那样不到五十岁就郁郁而终、客死他乡了。

     
4、暖

    
凡事物极必反,冷到极点便是暖。有道是逆境出人才,“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拂乱其所为”,清水衙门无意中承担了“培养”人才的职责。

    
由于业务清闲,清水衙门人无可奈何地养成了读书学习的习惯,什么世界格局、重返亚太,什么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条,说的都一套一套的。有时候兴致所至,一句话就能一针见血、入木三分,说到社会、家庭乃至个人的七寸死穴上。正是如此,清水衙门人往往能在公开招聘中一展身手,甚至被某个领导相中,破壁而去,飞黄腾达。

    
当这个幸运儿即将离开清水衙门时,大家莫不握着他的手,含泪大呼“苟富贵,莫相忘”。嗯,不过,如果这个幸运儿真的不忘贫贱之交,恐怕又得有一批流放者被打发到清水衙门了……。


上一页|1|
/1页